[主页]   [回目录]

 

高洁的情怀

序《花采愁边》

  

胥和彬

 

 

欣悉艾書友即將出版詩集,讓我感到十分高興。艾書友能走到今天,還能出詩集,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。因爲他不同於一般人,他是一個像張海迪似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,家住重慶市大足區三驅鎮的偏遠農村,家庭又十分貧困。當年他十九歲時,正值風華正茂的時候,因爲一場病,沒有得到及時醫治,便落下了他現在的樣子。其實他當時也跟天下所有的農村青年一樣,想出去讀書,想出去打工,想出去談情說愛,可是因命運的桎梏已緊緊地把他拴在了兩尺見方的木床上,整天仰臥著數房上的瓦片,而且還需人像小孩一樣地照顧。當時他不想看到人們對他的同情,更不想像其他殘疾人那樣往地上一倒,身邊放個碗去求生存——他選擇了輕生。

可是他准備輕生的時候,他仿佛看見了母親那雙慈祥的眼睛在盯著他,父親三十七歲就離開了人世,那時書友才五歲。母親爲了拉扯大家裏六個孩子,沒有改嫁,全憑她一雙勤勞的手撐起了整個千瘡百孔的家,幾乎流幹了傷心的眼淚。

艾書友不忍心再讓母親流淚,也不想自己再苦下去,於是他選擇了通向光明的奮鬥。開始時,一本《唐詩三百首》讀了10年,後又練習書法,但書法需要紙和墨,於是他就用幾塊紅磚頭拼在一起當紙輪番寫;沒有墨,他就用缸裏的清水;沒有毛筆,他就剪下自己的頭髮綁在竹筷上。

其實他的努力,他的勤奮,就是達不到目標,人們也會理解他了,社會也會理解他了。可是他不,他不理解自己,甚至是恨自己,恨自己的身體怎麼就不行。於是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學,不分白天黑夜地練。

天道酬勤。今天,尤其是被媒體極度邊沿化的古體詩詞,他的詩作漸漸地在《大足日報》、《大足文藝》、《金沙文化》、《重慶政協報》、《詩刊》等書報雜志上發表,還多次榮獲“中財論壇”及美國“時代專集”獎。

“時代專集”的主編慕鴻,曾經評價艾書友的詩,她說書友的詩總是感慨萬千,經得住看,多讀幾遍以後反而更覺得好。艾書友的詩凝練而深刻,發自真誠,思考獨特,所以感人。比如他的一集舊體詩詞《秋詞客》。詩質樸天然,帶著濃烈的古樸唐風,這也許是與他愛讀唐詩很有關係。主題多是他身邊的親身經歷。這裏略舉一首。讀詩你若聯想到詩人不幸的身世,高潔的情懷,就能很准確地理解他的心情:

聽雨

浮生幻夢一般遙,心碎巴山夜雨飄。

又是酒醒無所憶,忍聽愁響起芭蕉。

艾書友創作量很大,他自己開玩笑時說,反正每天只能坐在家裏,哪兒也去不了,所以寫很多。是的,這些年來,估計書友寫的詩有數千首了吧。這裏聽說書友要出詩集,我作爲書友昔日的老師,對書友表示祝賀。

 

胥和彬20111218星期日於重慶大足